• $

    行业动态

    教育规划纲要的真正落实,需改革齐头并进
    来源:www.ynmnjy.com 发布时间:2018年08月25日
    教育规划纲要的真正落实,需改革齐头并进
     
         教育的各种问题,必须靠改革来解决,这是一个基本的共识。诚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,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观念、教育体制的改革,更重要的是要打破业已形成的利益格局。
     
        经由温家宝总理前一天的预告,备受关注的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征求意见稿2月28日发布,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
     
        这是一份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。《纲要》制定由温家宝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,历时一年多,数易其稿,也体现了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。通观27000多字的《纲要》,确有很多亮点,对教育领域的热点、难点和敏感问题,也都有所呼应、有所回答:如教育投入达到GDP4%确定了最后期限,教育去行政化有了明确方向,教育均衡也有了明确路线图……
     
        但是,仅有路线图还不够。如教育投入4%的问题,其实早已列入教育改革日程,但十几年未能达标,从一个侧面证明落实之难。对于《纲要》,我们最关注的是,新教改如何凝聚共识,落到实处。对于教改的艰巨性、复杂性,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,“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,共识度会越来越低,因为它既涉及到观念、体制,还涉及到切身利益。”这可谓“当家人”的肺腑之言。
     
        教育改革的推进,需要共识,更需要行动。但教改推进到今天,在一些具体改革取向上,似乎连共识都成了问题。比如在高招改革上,两种声音泾渭分明:一边呼吁还给高校自主权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,一边坚持一考定终身、分数最公平。而层出不穷的舞弊、造假,令分数公平也备受蚕食。甚至是“千夫所指”的教育行政化问题,也难说达成了一致意见,一些教育界人士就担心,学校一旦取消行政级别,可能在行政系统面前更失去话语权,日益边缘化。
     
        必须预计到,改革越深入,共识度往往越低,一些先试先尝的举措,易陷入孤军奋战、进退失据的境地。这一方面因为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,并非只是教育部门的事,也不是仅靠一所学校、个别改革者之力所能推动。需要其他方面改革的配合。比如,推进教育公平,就绕不开户籍改革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;教育去行政化,也需要改变整个社会管理日趋行政化的大环境。“单兵突进”的改革,必然面临诸多不适。
     
        另一方面,社会公信环境不佳,是改革遇阻的另一重大障碍,比如,改变“一考定终身”的招生新政,就受制于公信缺失。如果改革的最终结果,变成个别利益集团得利,公众很容易产生习惯性不信任。教育公平状况不佳、招生舞弊频现,使高校和教育部门的公信力饱受争议。普通公众或对改革漠不关心,或者习惯性抵制。这种因公信缺失造成的改革困境,被著名学者郑永年称为“社会墙”,如不及时拆除这堵墙,将使很多改革延滞,或者支付更高的社会成本。
     
        教育的各种问题,必须靠改革来解决,这是一个基本的共识。诚如袁贵仁所说,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观念、教育体制的改革,更重要的是要打破业已形成的利益格局。
     
        具体来说,教育改革要凝聚共识,扎实推进,一方面要扩大公众的参与,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让改革措施体现更广泛的民意。在这方面,《纲要》的制定过程可圈可点;另一方面,改革已入深水区,不能停留在单兵突进、修修补补,而需要整体设计、系统推进。《纲要》路线图的真正落实,需要相关改革齐头并进,需要各地各部门及时推出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,需要持续、可问责的投入机制,需要大胆实践、及时总结经验。最终,还要用看得见的改革成果重建公信、凝聚共识。这可能就是温总理所说的,教育改革要让人民看到希望。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)